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专题 -> 贺兰山网评 -> 原创网评
【地评线】贺兰山网评:让“大国工匠”在宁夏竞相涌现
2025-10-14 10:45:26   
2025-10-14 10:45:26    来源:宁夏日报

  前不久,我区郭从喜、张玉川两位高技能人才被认定为2025年“大国工匠”,这是宁夏首次获得此项殊荣,实现了“零的突破”。

张玉川精通各种高难度焊接工艺。

  双份荣耀,“零的突破”,实在令人欣喜。近年来,我区涌现出一大批具备“工匠精神”的优秀高技能人才,为实施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、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发挥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。

  从《考工记》“审曲面势,以饬五材”的古代匠人,到今日攻克“卡脖子”技术,打破国外垄断的郭从喜,奋力填补焊接行业空白的张玉川,其本质都是以专注铸专长,以创新破困局,以极致塑价值的实践者。从两位“大国工匠”事迹中,我们更能深刻领会工匠精神“执着专注、精益求精、一丝不苟、追求卓越”的内涵要义。在“中国制造”迈向“中国创造”的征程中,工匠精神是永不褪色的核心竞争力。

郭从喜在车间生产一线。

  全国最大的25万吨煤基乙烯聚合物项目投产、研制出国内最大智能化反井钻机、全球最快高铁用上了“宁夏造联系枕梁”,长征火箭用上了“宁夏煤制油”……当“宁夏制造”不断刷新行业纪录时,我们更应看见那些在操作台前凝神聚气的工匠们——他们才是大国重器最核心的“部件”。

  今天,把“C位”留给“大国工匠”,将舞台中心留给各类高技能人才,让“大国工匠”成为更多人“追星”的对象。新时代新征程,我们应鼓励引导更多劳动者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更应引导广大青年人才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,干一行、爱一行、钻一行,勤学苦练、深入钻研,勇于创新、敢为人先,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。

  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各级工会组织要从技能培训、待遇权益等角度入手,广泛创建“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”,积极推动“工匠学院”建设,通过“老带新”,打通各类技能人才成长通道,形成结构更加合理的工匠队伍。同时,深耕细作技能人才“引育用留”全链条服务保障,不断健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,让“技高者多得、多劳者多得”,使高技能人才创造力充分释放。

  如此,久久为功,善作善成,我们相信会有更多“大国工匠”在宁夏竞相涌现,为我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。(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  何耐江

【编辑】:赵虎
【责任编辑】:任岚